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和陈静老师谈《美丽的小路》教学

和陈静老师谈《美丽的小路》教学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纯粹是一家之言

    

——和陈静老师谈《美丽的小路》教学

 

 

今天上午,一年级组的陈静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,执教的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下的《美丽的小路》。陈老师是一位有着十余年教学经验的“年轻的老教师”,课堂上尽可见其深厚的功底,特别是“语文本位”意识非常强,课上得非常扎实。

中午,她非常客气,来到我办公室说要和我交流一下这节课。说实话,我从未教过一年级,所以也讲不出所以然来,只是从学生学习和教材语言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。概括如下:

 

一、“断其七寸”——击中要害

小时侯常听大人们说,打蛇要打其七寸处,这样才能击中要害取得效果。

本课有十四个生字,是不是那么多生字该个个落实到位?那么多生字一下子出现,集中在短时间内学习,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所起到的收益必定是有限的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目前需要抓住其中几个进行突破。如“先”、“干”等这些字,绝大部分学生已能认写可以不必教学;“赶”、“起”要结合写字教学予以重点解决。

朗读指导时,对于那些句式相近或相同之处,可采用“扶——放”结合整合之。如:

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,说:“啊,多美的小路啊!“

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,说:“啊,多美的小路啊!“

这两个句子,我们就可以重点指导一处。

 

二、“巧用调料”——扣牢童心

课堂上如果一味地关注识字、朗读训练等语文本体的学习,必定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兴趣,削弱语文学科的思想性、艺术性、人文性等。反之,如果一味地纠缠于净化心灵、陶冶情操等则必定会使语文本体学习不够到位。

“从人文性(内容)上导入,在工具性上细化”,一年级小朋友对童话的人物形象是热爱的,对故事的内容喜欢的,对文中的美好情景是向往的。老师在课堂上还是要注意通过对话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,通过朗读让美好景致进入孩子心灵,通过恰当的表演对童话人物进行再现。

“得童心者得课堂天下”!

 

三、“咬定青山”——抓住语言

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,我们要在用好教材,用好教材中可以用的学习资源。我们要找出教材中蕴涵着的那些适合儿童发展的“目标式语言”,即学生经过学习、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。在一个教材中,我们往往去抓那些反复、高频率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语言。

如该教材中兔姑娘、鹿先生、鸭先生在发现那条美丽的小路不见后说的话:

“呀,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?”

“咦,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?“

“天哪!我的美丽的小路呢?“

这三个句子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,且表现的人物的心情也差不多,都是表达了惊奇的神情,但表达的方式却是各不相同的。这应该就可以作为学生学习、模仿,让他们学习的语言。

 

转载自番头小学林辉剑http://xsxzxx.com/2006/512/4209.shtml

 

 

 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6519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